“我觉得自己是游走于学院派和现实派之间吧。我的经历和我的知识体系确实是来源于正宗的学院派,但是如今的学院派则过于从美学或形式感这种角度去做一些设计,但是忘了它是一个产品,最终你是要去为穿衣的人服务的。但我不会,我比较重视设计本身的作用,设计是为功能为大众所服务的。是要落地,并且为大众所用、所接受,这才是最好的设计。如果说我跟别的设计师有不一样的地方,就是我出自学院派,但我也支持现实派,而且把这两者结合得还不错。”
如果你看过Grace Chen的“樱你而美 · 瑰丝陈传承海派时尚情境秀”, “春江花月”“囍·愛小红裙”,甚至是包括与蔡志松先生跨界合作展“槐松飒早秋”等等,你会从她的作品和系列里看到中国文化。
Grace Chen的“中国风”不是像龙凤、梅兰竹菊这些肤浅的表象,而是传达的一种内涵。你好像从设计中看到了有些中国的元素,比如书法的神韵,但是你又说不出来具体是在哪里。
这种将中国风“润物细无声”地融入设计中,才是Grace Chen的高明之处。 而这一点,跟她所倡导的跨越时代、年龄和文化的“普世中国美”息息相关。Grace Chen的理想,就是把中国的东西、中国的韵味用全世界都接受、并且通用的形式表达出来,让烙印了“中国美”的高定礼服成为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作品。
“我觉得作为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做的是一种创造性的东西,比如像iPhone、像莫扎特的音乐、像CHANEL的和Dior的服装。这些东西虽然有些是很多年前的东西,但现代人依然很认可。它们都是因为既抓准了时代的脉搏,又具备一种跨时代的、永恒的优点。并且全世界的人都是可以接受的,它没有特殊的在某个国家、种族或年龄行不通的情况。
恰到好处的女性魅力应该是Grace Chen最大的特点,它让穿Grace Chen衣服的女性变美变性感,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分,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、恰到好处的美和吸引力。所以,Grace Chen让穿着它的女性不仅具有让人“爱”的特质,更有了让人尊重的气质。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,每一个穿我设计的衣服的人都从中发现自己美的另一面。比如杨澜,作为公众人物,她需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知识女性、一个女强人,穿了我们的衣服之后,杨澜跟我说,她觉得她又感受到了她女性的那一面,变得既柔美又知性了。
在Grace看来,中国人对女性的审美外延非常大。比如国外可能觉得优雅或者性感都是完美女人,但在中国,只有性感还不够成为大家认为的完美女人,还要知书达理、还要秀外慧中,还要看起来很大家闺秀。你既要流露出来女性的魅力,又要不着痕迹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女性不能只是被喜欢而已,还强调要被尊重,因为这才是一个完善的女人。
“我觉得有两种衣服很有意思,一个是婚纱,一个是旗袍。当大家看到这样的两个东西的时候,就会迷失。因为旗袍和婚纱这两个东西是有典型的样子的,比如说旗袍会有锦缎、绣花等的,当你穿着旗袍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穿着旗袍,你不会去看那件衣服本身如何,颜色是否搭配、舒适性是否较强,而其他的衣服你都会有一些要求,一旦穿上旗袍你就忘了,只觉得自己就是穿了件旗袍,不去管这件衣服合适与否、舒适与否,选婚纱的时候也是这样,当一个女生穿上一件婚纱她的个性就没了,你看见的就是一个新娘,你根本不会意识到她是谁。我建议选婚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一定要以正常的要求与审美来选它。”
跟外国人相比,中国人的服装必须要华丽而精致,因为我们自己五官本身比较平淡一点,所以我们的衣服应该能给我们提气,所以需要它华丽精致,材质要好,做工要精细。外国人所崇尚的很朴实自然系的衣服,非常不适合中国人。我们的肤色和气质还是需要质感非常好的衣服去提升的。